最近在帮朋友搞一个爬虫项目,结果发现代理IP这块水太深了。刚开始用免费代理的时候,那叫一个崩溃,平均存活时间不到5分钟,速度慢得像蜗牛爬。有一次半夜调试代码,连续换了十几个IP都连不上,气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。
说到免费代理,网上那些号称"高速稳定"的列表,十个里有九个都是坑。记得有次测试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免费代理池,结果发现全是同一家公司的出口IP,直接被目标网站批量封禁。最搞笑的是,那个代理池的维护者还在GitHub上抱怨说网站针对他,殊不知是自己把IP都暴露了。
后来转用付费代理,这才发现价格差距能有多大。某家号称"企业级"的代理服务,一个月要价上千,实际用起来还不如几十块钱的。测试的时候发现他们的IP居然都是从阿里云租的,这不是中间商赚差价嘛。倒是找到一家小众服务商,价格适中,IP质量意外地不错,就是客服回复慢得像树懒。
动态住宅代理现在特别火,但真的适合所有人吗?有个做电商的朋友花大价钱买了套动态住宅IP,结果发现目标网站对住宅IP的风控更严格。反而是一些老牌的数据中心IP,虽然容易被识别,但胜在稳定。这事儿挺讽刺的,贵的未必就是对的。
说到IP轮换策略,很多人以为换得越频繁越好。之前见过一个团队设置的1秒换一次IP,结果把代理服务商的API调用额度用爆了。其实很多网站对突然的IP变化更敏感,适度的间隔反而更安全。我自己习惯用按请求轮换,配合随机延时,效果意外地好。
验证代理IP可用性这个事,很多人只ping一下就完事了。有次我帮人排查问题,发现他用的代理都能ping通,但就是访问不了目标网站。后来才明白,有些运营商会放通ICMP但拦截HTTP。现在我都习惯用目标网站的同类型页面做验证,虽然麻烦点但靠谱。
国内代理最头疼的就是实名认证了。去年用过一家要求手持身份证拍照的,纠结了半天末尾还是放弃了。现在很多服务商都支持企业认证,用营业执照反而更省心。不过话说回来,真要干正经事,认证就认证吧,总比用着用着被封强。
移动代理最近在兴起,据说更难被识别。但实测下来发现延迟是个大问题,特别是跨运营商访问的时候。有个做直播的朋友说他们测试过移动代理,高峰期延迟能上500ms,刷个网页都费劲。不过对于某些特定场景,比如需要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,倒是可以考虑。
代理的地理位置选择也有讲究。做国内业务不一定非要用本地IP,有时候临近省市的IP反而更不容易被关联。记得有次用上海IP抓数据被限流,换成杭州的立马就好了。后来才知道那家公司的反爬策略是按城市设置的,你说气不气人。
关于并发连接数,别被商家宣传的"百万并发"忽悠了。实际使用中,超过50个并发很多代理就开始不稳定。我一般控制在20-30左右,虽然慢点但不容易出问题。再说了,真要用高并发,不如直接上分布式,靠代理硬撑不是长久之计。
协议选择上,SOCKS5被吹得神乎其神,但很多场景下HTTP代理就够用了。特别是现在很多工具对SOCKS5的支持并不好,配置起来反而麻烦。除非真有加密需求,否则没必要追求这个。话说有次看到有人用SOCKS5代理访问普通网页,还纳闷为什么速度这么慢,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。
代理IP的匿名程度分三级这个说法,在实际使用中根本没那么明确。有些所谓的"高匿"代理,X-Forwarded-For头去得不干净,照样暴露真实IP。我现在都习惯自己抓包检查请求头,光看商家宣传真的会踩坑。最保险的做法是直接用目标网站检测,虽然麻烦但最准确。
说到代理池维护,自动验证脚本必不可少。但别像某些人那样设置每分钟全量扫描一次,这样很容易被服务商当成攻击。我一般设置成按需验证,结合使用频率动态调整。有次看到一个人的脚本把代理商的API限流触发了,结果整个团队都用不了,那叫一个尴尬。
末尾说说代理的合规问题。国内现在对代理服务的监管越来越严,正规业务最好找有资质的服务商。去年有家公司因为用了不明来源的代理IP,结果连带被查,损失惨重。现在我都建议朋友宁可多花点钱,也要确保代理的合法性,不然省下的钱还不够交罚款的。
其实用代理IP最关键的还是测试。再贵的服务不测试也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的业务。我习惯先买最小单位的套餐,跑通整个流程再决定是否长期使用。毕竟每个业务场景对代理的需求都不一样,别人说好的未必就适合你。
对了,提醒一下,千万别在代理服务器上保存敏感信息。见过有人图省事把数据库密码写在代理配置里,结果代理服务被黑,数据全泄露了。这种低级错误真的会要命。现在我都用环境变量来管理这些配置,虽然麻烦但安全啊。
说到代理IP的选择,有时候最不起眼的那个反而最稳定。就像我家楼下那家面馆,装修不咋地但味道真心好。找代理服务商也是这个理,别光看网站做得多漂亮,实测才是硬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