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代理IP这玩意儿,我真是又爱又恨。记得去年做跨境电商那会儿,为了注册新账号差点没被平台封号搞疯。你说现在这些平台怎么就这么精呢?随便换个设备登录都能被检测出来。
前几天刚帮朋友解决了个爬虫被封IP的问题。那家伙一开始还嘴硬,非说自己写的是"温柔爬虫",结果用了代理IP之后数据哗哗地往下掉。其实吧,代理IP用得好不好,关键看你会不会挑。市面上的代理服务商多得跟蚂蚁似的,但真正靠谱的没几个。
我有个习惯,每次测试新代理都会先打开谷歌地图。你猜怎么着?有次显示我在巴西,结果地图上给我定位到非洲去了。这种代理能用?笑死个人。后来发现个土办法,直接ping一下延迟,超过200ms的基本可以pass了。
说到延迟,不得不提那次惨痛经历。为了抢限量球鞋,特意买了号称"超低延迟"的住宅代理。结果开抢那天,页面刷新的速度比我奶奶织毛衣还慢。等终于刷出来的时候,早特么售罄了。气得我直接找客服理论,人家倒好,甩给我一份免责声明。
现在学聪明了,买代理前先要测试IP。测试啥?地理位置准不准啊,是不是真的住宅IP啊,有没有被标记啊。有次发现个特别逗的事,测试显示是美国的IP,结果访问某些网站自动跳转到中文页面。这伪装技术也太不走心了吧?
做这行久了就会发现,免费代理就是个坑。去年不信邪试了个免费代理池,刚连上没五分钟,电脑就开始弹小广告。最绝的是弹窗内容还是"您的电脑已中毒",我特么差点就信了。后来重装系统花了我整整一下午时间。
其实代理IP用得好,真能事半功倍。有个做SEO的朋友,靠着一批高质量代理把关键词排名做得风生水起。不过他那个玩法太烧钱,每个月代理费都够我交半年房租了。普通人玩玩的话,我觉得动态住宅代理就够用,价格适中,效果也不错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,很多代理服务商开始吹"独家IP池"。我就纳闷了,IP资源不都是那几个ASN在分配吗?哪来那么多独家。后来才明白,所谓独家就是把IP段重新排列组合一下,跟手机壳商家说"限量款"一个套路。
说到手机,现在移动端代理需求越来越大。有次在地铁上看见个小伙子,手机连着电脑开热点,电脑上跑着十几个模拟器。好家伙,这是要搞工作室的节奏啊。不过这种玩法风险太大,一不留神就被封号封IP。
代理IP这行水太深,有时候连服务商自己都搞不清楚状况。上个月买了个套餐,客服信誓旦旦说保证纯净IP。结果用了两天就被目标网站识别了。找他们理论,人家说可能是"上游供应商的问题"。这甩锅技术比他们的代理技术强多了。
其实用代理最烦的就是要不停切换。有次写了个自动化脚本,结果因为切换太频繁直接把人家服务器搞崩了。客服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。后来学乖了,设置随机间隔时间,模拟真人操作。
说到真人操作,现在反爬技术越来越智能。光换IP不够,还得配合指纹浏览器。这玩意儿就跟化妆似的,得把浏览器特征都伪装好。有次偷懒没设置完整,刚登录就被封号。平台现在都成精了,连canvas指纹都能识别。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,用云服务器自建代理。虽然成本高点,但胜在稳定。就是配置起来太麻烦,光那些iptables规则就看得我头晕。不过一旦搭好了,用着是真香,再也不用看代理服务商的脸色了。
说到看脸色,最烦那些玩文字游戏的代理商家。"99.9%可用率"后面永远跟着个小字注释。实际用起来能有一半可用就不错了。现在我都养成习惯了,下单前先把服务条款从头到尾看一遍,跟侦探破案似的找漏洞。
其实吧,用代理就跟打游击战似的。今天这个IP能用,明天可能就废了。关键是要随时准备备用方案。我现在电脑里常备三四个代理服务商的客户端,这个不行马上换那个。虽然麻烦点,但总比关键时刻掉链子强。
有时候想想也挺讽刺的,我们在这绞尽脑汁研究怎么绕过限制,人家平台也在想方设法封堵。这场猫鼠游戏永远没有尽头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没有这些限制,代理IP这行当也就不存在了。这么一想,突然觉得平台的反爬措施也挺可爱的?算了,当我没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