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博客>

爬虫代理:为什么你的爬虫总被封?这些坑我都踩过

哎,说到爬虫被封这事儿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记得去年做项目的时候,我那个爬虫连续被封了17次,气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。你说现在这些网站都怎么回事,防爬虫跟防贼似的。

最开始我用的是免费代理,那叫一个惨烈啊。速度慢得像蜗牛不说,成功率还低得可怜。有一次我开着爬虫去吃饭,回来一看,好家伙,2000个请求就成功了23个。这哪是爬虫啊,简直就是个残疾蜘蛛。后来我才明白,免费代理池里90%的IP早就被各大网站拉黑了,用这种IP去爬数据,不封你封谁?

说到IP被封,有个特别搞笑的事。有次我用了个代理,刚发第一个请求就被封了。后来查日志发现,这个IP的前任用户估计是在搞什么违法操作,把IP搞得臭名昭著。这就好比租房子,前租客在屋里制毒,警察一来先把房子查封了,你说冤不冤?

其实吧,代理IP的选择特别讲究。你以为随便找个高匿代理就完事了?太天真了。有些代理说是高匿,结果HTTP头里明晃晃地写着"via:proxy",这不是自投罗网吗?我现在的做法是,每个代理IP都要先用小号测试,看看headers干不干净,存活时间怎么样。这就像找对象,不能光看外表,得深入了解才行。

说到headers,有个坑我踩得特别惨。有次我精心准备了各种headers,连Accept-Language都设置了七八种,结果还是被封。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User-Agent上。我用的是最新版的Chrome UA,但访问的却是个老古董网站,这不明摆着告诉人家"我是爬虫"吗?现在我的UA库里有上百个不同版本,根据目标网站的年代随机选择。

频率控制也是个技术活。你以为设置个固定延迟就安全了?人又不是机器人,谁浏览网页会每5.3秒点一次啊。我现在都是用随机延迟,2-10秒不等,有时候还会故意停顿个几分钟。这招是从反侦察电影里学的,特工跟踪还得讲究个若即若离呢。

最坑爹的是验证码。有些网站特别贱,看着你爬得好好的,突然就弹出个验证码。后来我发现,他们其实是在监测鼠标移动轨迹。真人操作鼠标会有微小的不规则抖动,而程序控制的移动轨迹太完美了。现在我给爬虫加了个"手抖"功能,模仿人类的不规则移动,效果还不错。

cookie管理也是个大学问。有些新手喜欢每次请求都带一样的cookie,这不是等着被封吗?我现在是每次会话都用新cookie,而且会根据页面停留时间来决定什么时候丢弃。这就像去超市,总不能每次都穿同样的衣服,走同样的路线吧?

说到这个,我想起个笑话。有次我爬一个电商网站,为了装得像真人,还给爬虫设置了"浏览习惯"——先看首页,接着搜索关键词,点几个商品,末尾才爬目标数据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系统给我推荐了一堆女性内衣,而我爬的明明是五金工具。看来伪装得太成功也不是什么好事。

IP轮换策略也很重要。有些人是按顺序轮换,这样太容易被识别了。我现在是用哈希算法,根据目标URL计算该用哪个IP。这样同样的URL永远用同一个IP访问,不会出现一个页面被多个IP轮番轰炸的情况。这招是从负载均衡里偷学来的。

对了,还有个特别阴险的陷阱——指纹识别。现在很多网站会收集浏览器指纹,包括canvas、webgl这些特征。我用headless浏览器时就栽在这上面,后来不得不给每个实例都随机生成不同的指纹配置。这感觉就像每次出门都要易容,累是累了点,但安全啊。

末尾说个血的教训。有次我爬得太high,完全没注意流量控制,结果直接把人家网站搞挂了。第二天就收到了律师函,吓得我赶紧停掉所有爬虫。现在我都严格遵守robots.txt,还会故意把请求间隔拉长。毕竟咱们是来"借"数据的,不是来拆房子的,对吧?

其实说到底,爬虫和反爬虫就是个猫鼠游戏。你今天想出个新招,明天人家就升级防御。关键是要保持敬畏之心,别把网站搞垮了,也别把自己搞进局子里。我现在每次写爬虫前都会先问问自己:如果我是网站管理员,会怎么对付这样的爬虫?换个角度思考,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你说这年头做爬虫容易吗?既要技术过硬,又要懂心理学,还得有点黑客思维。不过话说回来,正是这种斗智斗勇的过程,才让这个工作变得有意思,不是吗?

你可能喜欢
04-11
2025年04月11日18时 国内最新http/https免费代理IP
2025-04-11
04-10
2025年04月10日18时 国内最新http/https免费代理IP
2025-04-10
免费试用
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
快代理小程序

快代理小程序

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